寒山美术馆:从实验声音艺术到苏州声音地理

2020年12月12日,由寒山美术馆发起,艺术家、策展人欧宁主持的“策展实践与地方营造”项目,开始了第一场线下演讲。这是一个为期一周的演讲、田野调查、研讨活动,将探讨如何用艺术创作和策展来增进地方感和形成地方认同。


项目主持人在工作坊现场发言

“地方”是寒山美术馆在此次活动中十分强调的一个重点,即本次的调研与策展实践须紧紧围绕苏州展开。而在项目参与者的选择上,寒山美术馆选择了部分生活在苏州本地的人,但是有意地压缩了这部分入选者的数量;更多的是对于来自其他地域的参与者的选择,增加了这部分入选者的数量。因为一个人长时间地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会形成一种固化的思维模式乃至于偏见;所以往往需要用一个外来者的眼光,才能发现当地被忽略的魅力和特色。

项目参与者在工作坊现场

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明确的出生地点,有的人一生只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地理区域中;但是有的人因为交谈的便利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与某一具体的地点联系越来越少。在中国,由于195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户口登记条例,使得国家开始建立全面的户口管理体系以控制人口流动;但是随后大跃进开始了,城市中的工业发展需要大量农村劳动力,因此首次户籍制度并没有真正实施。到了1960年,国家又恢复了户籍制度,之后要求城市外来人口如果在城市中逗留超过3个月以上,必须获得公安局的许可。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国家管理使得土地与人之间的归属感越来越强。

中国居民户口簿

但是同时,寒山美术馆也注意到,随着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人们对于土地与传统的认同感并不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是由于苏州是一个文脉积淀尤为深厚的区域,出了传统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可能性?年轻一代的苏州人眼中的苏州是什么样子?什么东西最能够代表苏州?所以,为了激活人与地方的深度联系并了解地方性,以声音作为了解应运而生。

寒山美术馆

“我们一直想做一个与所在城市有深度互动的项目。今年上半年疫情稍缓后,我在古城区闲逛,无意中了解到苏州还有20多家唱片店存在,其中有一家‘摇摆唱片行’已经存在超过20年了,对于喜欢音乐的城市居民而言,这些唱片店是伴随着他们的音乐记忆的载体。苏州还有个本土艺术家叫刘潇,他一直在做‘一分钟录音’,积累了上千条音频;再有就是寒山美术馆邀请过先锋音乐的朱芳琼、王集云来美术馆表演,得知他也常驻苏州,此后便多有来往。所以我就想做一个有关城市声音的项目,之后便联系对这方面颇有造诣的学者欧宁,和他通了个电话便一拍即合。” 寒山美术馆馆长布达在谈到此次项目发起缘由时说到。

寒山美术馆馆长布达

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认为,意大利未来主义艺术家路易吉·鲁索罗(Luigi Russolo)是首位从事声音艺术创作的人。未来主义(Futurists)者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艺术创作,他们喜欢快速而喧闹的新技术,如汽车和机械。1913年3月,鲁索洛以回信的方式发表了他的宣言——《噪音艺术》,提出这种艺术的的目的是分割声音与噪音,直至颠覆“音乐”的概念。之后,受工厂机械发出的咔嗒声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枪炮声的启发,鲁索罗制造出了噪音装置。

鲁索洛的噪音装置

达达主义艺术家也在二十世纪早期创作声音艺术。由于他们憎恨战争的恐怖,所以制造了一些毫无意义的诗歌和音乐,用声音和噪音来表达他们的感受。而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激浪派(Fluxus),其代表人物约翰·凯奇(John Cage)受到早期声音艺术家的启发。他在1952年创作了一首著名的曲子,叫做“4分33秒”,并在纽约马弗力克音乐厅里举办了钢琴演奏会。这首乐曲是音乐史上最大胆、最破格的尝试,因为它是一首完全无声的乐曲。但是在演奏的过程中,艺术家在后台录下了4分33秒之内产生的所有的声音,这才是《4分33秒》的全部内容。 “无论我们在哪里,我们听到的都是噪音。我们常常忽视它,因为它会扰乱我们。但当沉默寂静时,我们发现它的迷人” 约翰·凯奇在后来解释道。

《4分33秒》现场录制视频

20世纪的80年代中期,加拿大作曲家丹·兰德(Dan lander)较为正式地提出了“声音艺术”的学术词语,但他也是较早开始质疑这一词语有效性的批评家,他否认有一种共通的“声音艺术”存在:因为声音创作与其它艺种的跨界太普遍,很多时候并不在同一个层次上被使用。而在英文中表示声音的词“Sound”,既包含“乐音”(music),又包含了“噪音”(noise),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的声音;而在德语中表示声音的单词是”Klang“,并不包含”噪音”(Geräusch或Lärm)。而来自德国的萨宾娜·萨尼欧博士(Dr.Sabine Sanio)更强调声音艺术与音乐也是不同的,前者是高度独立的并带有非常强的观念性、叙述性。

一个德国美因茨市中学的学生们在举办声乐艺术节

上世纪以来,西方的主流的声音艺术主要以大自然声音与声音的物质性作为主要实践对象,但是对于社会中声音的直接关注较少。2015年,苏珊·菲利普兹(Susan Philipsz)在其声音作品《战争破坏的乐器》(War Damaged Instruments )中使用了在战争中损坏的乐器作为发声器,用其中一些因乐器损坏严重而产生的噪音来引发战争带来的悲怆。这件作品虽然将声音与记忆、创伤联系在一起,讨论了动荡时期中混乱的平民生活,但是还是基于声音的物质性引发一系列讨论,以及与空间的互动。

战争损坏的乐器,Altsaxophon(废墟),苏珊·菲利普兹,2015年,柏林音乐博物馆收藏

而中国的声音艺术家更关注将“田野录音”(field recording)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这种直接取自于社会中的声音更具有人文色彩,反映出不同区域内人类意识形态的不同表达。在本次工作坊中特别邀请了多位艺术家进行演讲,而在12月8日,李劲松受邀在工作坊中的线上直播《我的声音日记》,就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每年回天马山记录和外公聊天与往返路上的种种声音开始讲起,还为工作坊参与者介绍田野录音和后期剪辑的器材、技术、技巧与注意事项。活跃在香港的李劲松是上世纪中国地下摇滚音乐的代表性人物,向大陆乐手和听众介绍了噪音、电子音乐、实验音乐的先锋理念,对珠三角地区地下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香港首家独立音乐厂牌 Sound Factroy创办人李劲松

1998年,实验音乐人、声音艺术家颜峻在兰州组织了一场“98新音乐之春——纪念艾伦-金斯堡专场演出”,但是这个计划最终没有实现;之后转战广州后得以举办,更名为“中国音乐新势力”音乐节。颜峻为了纪念那场未举行的音乐会,特地制作一本印有美国诗人金斯堡(Ginsberg)句子的册子,封底是金斯堡的诗作《嚎叫》(Howl)。这本手册主要介绍了中国各个城市的地下音乐,还有部分乐评和艺术评论,对于中国声音艺术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2月15日下午 16:30,颜峻将在寒山美术馆进行名为《音乐无家可归》的演讲,讨论关于非音乐、田野录音、身体和时间的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寒山美术馆的线上直播。

微型厂牌“撒把芥末”创办人颜峻

本项目以艺术家、策展人欧宁在2006年受伦敦蛇形画廊委托、以“声音研究所”(Institute of Sound)的集体名义策划制作、在伦敦历史建筑巴特西发电站展出的“唤醒巴特西”(Awakening Battersea)声音装置展览为蓝本。巴特西发电站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南岸,建于1933年;它曾负责整个伦敦五分之一的电力,1982年时停止使用。欧宁召集了20多个来自中国各地的田野录音工作者和声音艺术家集体讨论后再各自创作,最后汇成了部一小时左右的概念性声音作品,用强大的声浪来试图唤醒这个沉睡了多年的庞大建筑。

“唤醒巴特西”

在苏州的在地性项目中,欧宁将带领参与者对法国人类学家马克·奥吉(Marc Augé)《非地方:超级现代性人类学概论》(Non-places: Introduction to an Anthropology of Supermodernity)与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Paul Ricoeur)《记忆,历史,遗忘》(Memory, History, Forgetting)部分章节进行研读、对数十个社会参与艺术案例继续宁分析、对参与者的创作提案进行辅导。由此,这是一个试图关闭视觉、放大听觉,探讨声音作为城市记忆载体,在与地方艺术家、艺术爱好者、普通居民的互动中,构建苏州城市的地方性(locality)和本土性(nativeness),营造一个兼容社会关系、历史文脉和社区认同的空间。

马克·奥吉与保罗·利科的著作

对于音乐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才进入地理研究的主流,而对声音、声音环境和听觉文化的研究在21世纪初才在人文社科领域中兴起和人文学科中兴起,称为“声音研究“(sonic studies)。然而,追溯音乐和声音的地理历史是可能的,在更早的学科内。最早对声音环境的研究是由芬兰地理学家J. G.贾诺(J. G. Grano)(1882-1956)进行的。近年来,关注音乐和声音的地理学家们不仅关注情感,也关注听觉和声音体验的表征性。在地理学的范畴中,声音的瞬时性(fugitive qualities)只存在于其制造过程中,复杂的声音空间以回声(echoe)、混响(reverberation)和折射(refraction)为特征,体现了相关物质性(materialities)和拓扑空间性(spatialities)。近来的人文地理学研究反映出,音乐研究也帮助开拓了一些创造性的跨学科合作与艺术实践和公共参与。

录音相关设备

声音地理学是一个把地理位置、想象和展演之间的联系绘制出来、从而重新解释“地方”的过程。从穿越和记录风景的声音属性到创建抽象的声音行走路径和地图,声音地理学试图揭示重要的事物如何改变了周围的环境,它可以应用于艺术媒介或作为一种装置来传播适用于理解城市空间及其发展的信息。 英文“音景”(soundscape)一词是“声音”(sound)加上“景观”(scape)的合成词。中文全称“声音景观”,简称为“音景”“声景”或“声境”,这个概念由声音艺术家默雷夏弗在他的经典著作《为世界调音(The tuning of the world)》中首次提出,最直接理解是“用声音界定空间属性”,在他认为一段在特定空间里录制的环境声响,能够使聆听者获得对该空间的认知。因此,此次项目“地方音景”是一个试图关闭视觉,放大听觉,探讨声音作为城市记忆载体,在与地方居民的互动中,构建苏州城市的地方性(locality)和本土性(nativeness)的研究和展示项目。

老照片中的苏州“叫卖“

项目后期还将展开田野调查,参与者会把焦点逐渐收聚于城市的声音遗产,包括对民间有声艺术、日常生活环境音场(特别是那些行将消失的声响和当代新出现的音场)、方言俚语语音的田野收录,并与实习策展人和特邀艺术家进行集体协作。“集体协作“最大的特点是“去教育化”,也呼应了美术馆作为发起方,是一个需要公众参与共建的机构。寒山美术馆官方公众号会全程纪录本次项目的全过程,而最终参与者们的所有成果将转化成一个将在寒山美术馆展出的声音装置展览——“地方音景: 苏州的声音地理”(Native Soundscape: The Sonic Geography of Suzhou)。

美国声音艺术定义之父威廉赫·勒曼(William Hellerman)曾说:“听到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看到”(Hearing is another form of seeing),让我们期待展览最终的呈现。

via: 凤凰网文化